最新消息

信用卡也能救地球?兆豐銀碳足跡認證信用卡 vs 傳統信用卡零碳責任

36
次閱讀

兆豐銀行推出首張獲得碳足跡認證的信用卡,成為台灣公股銀行中的環保金融先驅。該信用卡自2021年起透過ISO 14067碳足跡和PAS 2060碳中和認證,推動信用卡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減量,並採用國際碳權抵換機制,實現年度減碳143公噸,相當於種植1.2萬棵樹的碳吸收量。此外,兆豐銀行鼓勵電子帳單,2023年新用戶超過八成選擇電子化,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同時,銀行派員參與碳足跡專業課程,強化員工ESG專業能力,減少對外委託成本。兆豐也持續推廣信用卡自動扣繳,減少交通和紙本帳單的碳排放,近兩年增加5萬用戶,共同實踐綠色金融與永續發展。該計畫不僅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還為客戶提供便捷服務,成為金融業推動ESG的成功範例。兆豐銀以實際行動助力碳減排,為實現台灣淨零轉型目標做出貢獻。

信用卡也能救地球?兆豐銀碳足跡認證信用卡 vs 傳統信用卡零碳責任

文章概述

兆豐銀行以推動永續金融為目標,發行台灣公股首張取得「信用卡碳足跡認證」的信用卡,成為金融業在 ESG 領域的創新典範。近年來,兆豐銀行透過推動信用卡帳單電子化、自動扣繳等措施,不僅顯著減少了紙本帳單帶來的資源浪費與碳排放,還有效提升客戶便利性與使用效率。截至 2023 年,超過 80% 的新卡友已選擇電子帳單,為環保行動助一臂之力。根據統計,2021 年至 2023 年,每張信用卡的碳排放已減少 20% 以上,預計到 2024 年總減碳量可達 143 公噸,相當於種植 1.2 萬棵樹的年吸碳量。

此外,兆豐銀行以創新的 ESG 策略,採取國際標準的碳足跡 (ISO 14067) 及碳中和 (PAS 2060) 認證,定期盤查信用卡從製程到使用的每個階段碳排放,並透過碳權抵換達成碳中和。值得一提的是,兆豐銀行今年首次選擇台灣碳權交易所購買 530 公噸碳權,支持越南太陽能專案等再生能源計畫,展現其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支持與對能源轉型的承諾。為了提升員工 ESG 專業能力,兆豐銀行更內部培訓具認證資格的專員進行碳盤查,省去顧問成本的同時,強化內部專業實力。

透過這些具體措施,兆豐銀行不僅降低了營運過程中的環境影響,還與客戶攜手合作,推動綠色消費與永續發展,為金融業實現 ESG 目標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目錄

  • 文章概述
  • 減碳與永續的金融創新
  • 信用卡碳足跡的深入分析
  • 兆豐銀 ESG 策略與碳足跡數據
  • 投資利多
  • 結論

減碳與永續的金融創新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的關注日益增加,金融業作為資金運作與經濟推動的核心,正積極轉型為減碳與永續發展的推動者。在這場全球性的行動中,兆豐銀行成為台灣金融業的領航者,通過一系列創新措施展現其對減碳與環保的承諾。

兆豐銀行推出的公股首張「信用卡碳足跡認證」卡片,成為金融業落實 ESG 的成功範例。該信用卡不僅通過 ISO 14067:2018 碳足跡標準與 PAS 2060 碳中和認證,還透過從製程到使用的全面盤查,確保每一張卡片的生產過程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此外,兆豐銀行大力推動電子帳單取代紙本帳單,至 2023 年已有超過 80% 的新卡友選擇電子帳單。此舉不僅減少了紙張浪費與物流產生的碳排放,還帶動了 2024 年預估減少 143 公噸碳排放的成效,相當於每年種植 1.2 萬棵樹所吸收的碳量。

更重要的是,兆豐銀行率先與台灣碳權交易所合作,購買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碳權,支持越南太陽能專案等綠色能源計畫。這不僅體現其對國際能源轉型的支持,也為國內碳權交易市場注入信心。為了進一步提升內部專業能力,兆豐銀行還派遣員工參加專業碳盤查課程,讓碳足跡盤查與碳中和操作從外包顧問轉型為內部專業執行,實現更高效、更深入的 ESG 執行力。

此外,信用卡自動扣繳服務的普及,進一步強化了綠色金融的便利性。用戶無需親自臨櫃或透過其他交通方式繳款,有效降低碳排放的同時,提升了繳費效率。這些措施也讓兆豐銀行成為永續金融的實踐者與推動者,為實現綠色經濟與環境永續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減碳與永續金融的結合不僅是環境保護的需求,更是金融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兆豐銀行透過技術創新、內部專業化與客戶參與的多重策略,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雙贏,樹立了金融業在 ESG 領域的新標竿,也為推動台灣邁向淨零碳排放目標提供了重要啟示。


信用卡碳足跡的深入分析

隨著永續金融理念的普及與碳中和目標的推進,信用卡產品也成為企業減碳行動中的重要一環。透過對信用卡碳足跡的全面盤查與減量策略,銀行不僅能履行環境責任,還能帶動更多客戶參與 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行動。以下將對信用卡碳足跡進行深入分析,包括定義、來源、減量策略與創新實踐案例。


什麼是信用卡碳足跡?

信用卡碳足跡是指信用卡在其全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製造、包裝、物流運輸、使用(如寄送帳單)、以及報廢處理等過程。這些碳排放量通常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計算,用於衡量信用卡對環境的影響。具體來源包括:

  1. 生產階段

    • 信用卡通常以 PVC(聚氯乙烯)或生物可分解塑料為主要原料,從原料開採到卡片製造會耗用大量能源並排放溫室氣體。
  2. 物流階段

    • 卡片從生產工廠運輸至分發地點的過程,以及相關包裝材料的使用,均會產生碳排放。
  3. 使用階段

    • 紙本帳單的印刷與寄送、用戶消費時使用POS機或網絡支付所需的電力。
  4. 報廢階段

    • 信用卡報廢後的焚燒或填埋處理也可能產生碳排放,尤其是傳統PVC材質的卡片。

減少信用卡碳足跡的策略

  1. 信用卡製程優化

    • 採用低碳或再生材料製造信用卡,如以PLA(聚乳酸)取代PVC,或使用認證可回收塑料。
    • 簡化包裝設計,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費。
  2. 數位化推廣

    • 提倡電子帳單,減少紙張和物流產生的碳排放。例如,兆豐銀行在2023年已有80%以上的新用戶選擇電子帳單,每年大幅降低相關的碳排放量。
  3. 碳權抵換

    • 銀行可通過購買碳權補償信用卡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例如,兆豐銀行選擇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越南太陽能專案碳權,支持全球能源轉型。
  4. 延長信用卡壽命

    • 提高卡片耐用性,減少因損壞而需重新發卡的頻率。
  5. 內部碳盤查專業化

    • 培養內部碳盤查專家,讓信用卡碳足跡管理變得更加高效和經濟,例如兆豐銀行的員工自主碳盤查。

創新案例:兆豐銀行信用卡碳足跡管理

兆豐銀行率先取得 ISO 14067:2018 碳足跡與 PAS 2060 碳中和認證,並以實際行動減少信用卡產品的碳排放:

  1. 碳足跡盤查與中和
    兆豐銀行對信用卡從製程、運輸到使用的每個階段進行細緻碳盤查,透過購買碳權抵消不可避免的碳排放量,達成碳中和目標。

  2. 紙本帳單的電子化
    自 2021 年起大力推動帳單電子化,截至 2023 年,已有超過 80% 的新卡友選擇電子帳單。此措施每年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於種植 1.2 萬棵樹。

  3. 國內外碳權購買
    在支持台灣碳權交易所的同時,兆豐銀行也選擇符合聯合國永續目標的國際碳權,推動能源轉型與減碳。

  4. 客戶參與與教育
    提供自動扣繳服務,簡化支付流程並減少交通與紙本碳排,同時提升用戶對綠色金融的參與度。

挑戰與未來發展

  1. 碳排放數據的透明性
    金融業在碳排放盤查與報告中,需進一步提升數據的準確性與透明度,增強公眾信任。

  2. 推動客戶全面響應
    雖然帳單電子化已有顯著成效,但尚有部分用戶習慣紙本帳單,需持續教育與引導。

  3. 引入新技術與合作機制
    金融業可探索區塊鏈技術,用於碳權交易透明化,並深化跨行業合作,推動更多創新減碳措施。


兆豐銀 ESG 策略與碳足跡數據

項目數據/成果說明
信用卡碳足跡減少20%(2021-2023)碳排放從製造到使用階段全面下降,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2024 年總減碳量143 公噸相當於種植 1.2 萬棵樹的年吸碳量。
碳權購買量530 公噸通過台灣碳權交易所,支持再生能源專案。
電子帳單採用率超過 80%(2023 年新卡友)減少紙張浪費和郵寄過程中的碳排量。
自動扣繳信用卡戶數增加+5 萬戶(2022-2023)減少交通及紙本帳單碳排,促進便捷性與永續性。

看這裡投資利多

1. 企業競爭力提升

金融機構在落實ESG目標和減碳行動後,能顯著提升品牌價值與市場競爭力:

  • 品牌聲譽加分
    企業若積極響應減碳目標,將在市場中樹立正面的形象。以兆豐銀行為例,其率先成為公股首家取得「信用卡碳足跡認證」的銀行,直接彰顯其在永續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進一步吸引具有環保意識的客戶群。

  • 政策支持帶來機遇
    隨著政府對減碳的高度重視,金融機構若能積極參與碳盤查及碳中和計畫,可獲得政策支持,享受稅務優惠或資金補助,降低經營成本。

  • 增強客戶忠誠度
    ESG措施不僅符合市場趨勢,還能提升客戶滿意度。像兆豐銀行透過推廣信用卡電子帳單與自動扣繳服務,不僅方便客戶,也讓客戶參與減碳行動,形成長期的合作關係。


2. 碳權市場的投資潛力

碳權交易作為減碳的核心經濟手段,已成為投資者的新興市場:

  • 碳價上升帶來收益
    全球碳排放限制逐步收緊,碳權的需求持續增加,推動碳價上升。投資者若能提前布局碳權市場,未來有望從碳價波動中獲取豐厚回報。

  • 綠色能源專案吸引力提升
    許多國際碳權專案,如兆豐銀行購買的越南太陽能專案,除了具備碳權交易價值外,也能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帶來穩定的長期收益。

  • 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根據數據,全球碳市場在過去五年增長迅猛,未來十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 30% 以上。這使得碳權交易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門投資標的。


3. 永續金融產品的市場潛力

永續金融產品,包括綠色債券、ESG基金、碳中和貸款等,正成為市場的新寵兒:

  • 綠色債券
    企業發行綠色債券以籌措環保項目的資金,不僅能吸引環保意識高的投資者,還能獲得政府的政策支持。投資者購買此類債券,不僅能獲取穩定的利息回報,還能參與全球減碳行動。

  • ESG基金
    全球資金逐步流向ESG基金,這類基金不僅能分散風險,還具備較高的長期回報潛力。據統計,近三年來,ESG基金的規模已增長超過 100%,顯示出投資者對此類資產的高度興趣。

  • 碳中和貸款
    銀行提供與碳中和目標掛鉤的貸款,激勵企業改善環保績效。投資者可關注這類創新金融工具,進一步拓展投資組合的多樣性。


4. 金融科技與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新興科技為永續金融帶來突破性發展,創造更多投資機會:

  • 區塊鏈助力碳權交易透明化
    區塊鏈技術可用於記錄碳權交易,提升數據透明度與追溯能力,讓投資者更放心地參與此市場。

  • 數位金融工具的興起
    信用卡產品如兆豐銀行的「碳足跡信用卡」,通過數據化管理與用戶參與,推動消費者減碳行動,成為結合科技與永續理念的成功案例。


5. 全球永續投資趨勢與需求

  • 資金流向低碳經濟
    國際資本市場愈發重視企業的減碳與永續績效。投資者若能將資金投入符合ESG標準的企業與專案,將能受益於低碳經濟轉型帶來的增長。

  • 綠色就業與經濟刺激
    永續金融發展不僅促進環境保護,還能創造大量綠色就業機會,進一步帶動經濟增長。投資者可關注相關產業的成長潛力,如再生能源、碳捕捉技術等。


結論

永續金融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工具,還是帶動市場成長與創造財富的新引擎。從企業到個人投資者,參與減碳行動不僅是責任,也是一種機遇。兆豐銀行在信用卡碳足跡管理、碳權交易及客戶教育等方面的創新實踐,為市場提供了成功範例,也為投資者指明了未來的方向。隨著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永續金融必將成為資本市場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兆豐銀行以碳足跡認證信用卡為起點,展示了金融業在 ESG 領域的創新實踐。透過電子帳單、自動扣繳和碳中和策略,成功減少碳排放,同時提升客戶便利性與滿意度。未來,隨著碳盤查範圍進一步擴大,兆豐銀行將在推動永續金融和實現減碳目標的道路上,繼續引領行業邁向更高標準的環保與社會責任。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LINE TODAY)
信用卡也能救地球?兆豐銀碳足跡認證信用卡 vs 傳統信用卡零碳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