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6新稅制來襲!餐飲費用終於能抵扣?新規優勢&適用限制全公開

49
次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實施,對企業財務運作帶來深遠影響。新法主要針對三大變革進行調整:一是留抵稅額可申請退還,企業可提升資金靈活度,但需留意國務院附加條件;二是進項稅額抵扣範圍擴大,包括餐飲、娛樂及貸款服務等,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並減輕稅務負擔;三是視同銷售範圍縮減,保留三種情形,進一步減少企業交易稅負並提升內部調度效率。

勤業眾信建議企業立即檢視新規影響,調整內部財務與營運流程,密切關注後續政策細則,確保平穩過渡並抓住改革帶來的優勢。特別是對於台商而言,新法實施將是優化資金運作與稅務規劃的關鍵契機。企業需提前準備,合理配置資源,避免因未充分應對新規而面臨潛在風險或資金壓力。

2026新稅制來襲!餐飲費用終於能抵扣?新規優勢&適用限制全公開

文章概述

2026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即將正式上路,這是中國稅務制度的重要里程碑。作為現行增值稅暫行條例的升級版,新法不僅整合現有稅務規定,還大幅提升法律層級,為企業財務運作和稅務規劃帶來深遠影響。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專家特別指出,新法的三大變革將為企業帶來實質性的稅務減負與經營靈活性。

首先,留抵稅額退還制度的引入,讓企業有機會申請退還長期積累的留抵稅額,這對資金流動性較差的企業尤為重要。其次,進項稅額的抵扣範圍顯著擴大,包括餐飲、娛樂及貸款服務等項目,將直接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最後,新法縮減視同銷售的適用範圍,取消了過去多項繁瑣且增加稅負的條件,使企業在內部資源調度上更加靈活。

面對即將到來的新稅法實施,台商及其他跨境企業需密切關注相關細則的落地與補充政策,特別是國務院可能附加的條件。企業應主動檢視財務數據,整合內部部門流程,並提前規劃如何應對新法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稅務改革不僅是一場挑戰,更是一個能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大契機。


目錄

  • 背景說明
  • 中增法主要變革解析
  • 新舊政策對比
  • 常見問答 (Q&A)
  • 觀點與建議
  • 結論

中增法主要變革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於2023年獲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將於2026年實施。此法作為現行增值稅暫行條例的升級版,全面整合現有規定,同時針對企業需求做出多項改進,旨在降低稅務負擔、提高法律明確性並促進市場活力。對於跨境經營的台商而言,新法的推行不僅帶來挑戰,也蘊藏機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以下簡稱“中增法”)將於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作為中國增值稅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針對現行規範進行整合和優化,重點突出三大變革:留抵稅額退還、進項稅額抵扣範圍擴大及視同銷售範圍縮減。這些變革不僅能緩解企業稅務負擔,還將在資金流動性、經營成本控制及內部調度靈活性方面帶來深遠影響。

留抵稅額退還制度的引入

留抵稅額退還制度的落地是中增法的一大亮點。根據新法,企業在出現留抵稅額(即進項稅額超過銷項稅額)時,不僅可繼續抵扣未來稅額,還能申請退稅。這對於長期積累過多留抵稅額的企業,特別是存貨積壓或前期投入成本較高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意義非凡。過去,由於退稅手續繁瑣且受政策限制,企業往往無法有效利用這筆資金,造成現金流壓力。而新法明確將留抵稅額退還合法化和標準化,大幅提高企業資金的靈活性。

進項稅額抵扣範圍的擴大

進項稅額抵扣是增值稅制度中的核心設計,允許企業在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時,將其生產或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可抵扣項目稅額扣除。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以下簡稱“中增法”)的即將實施,進項稅額的抵扣範圍也得到進一步擴大,這一變化將有效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提升經營效率。

新法的主要變革方向

根據中增法第22條,新規縮減了進項稅額不可抵扣範圍,特別是在餐飲與娛樂服務以及貸款服務兩大類別上作出了重大突破:

  1. 餐飲與娛樂服務進項稅額的抵扣

    • 新法明確規定,若餐飲、日常服務或娛樂服務直接用於應稅業務或轉售,其進項稅額將被允許抵扣。
    • 這一改動打破了過去相關項目進項稅額不可抵扣的限制,特別對於從事餐飲業、活動策劃和娛樂服務的企業而言,有望顯著降低成本。
    • 例如,一家活動策劃公司為客戶提供完整的活動服務,涉及餐飲和娛樂開支,過去這部分支出的進項稅額通常無法抵扣,現在可直接計入抵扣範圍,從而減少稅負。
  2. 貸款服務進項稅額的抵扣

    • 中增法取消了貸款服務進項稅額不可抵扣的限制,對於依賴貸款支持經營的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
    • 例如,一家製造企業通過貸款購買設備或原材料,貸款利息中的進項稅額可用於抵扣,將顯著降低融資成本。這一改變對資金需求較大的中小型企業尤為重要,因為它們通常面臨更高的貸款成本壓力。

新規帶來的實際影響

進項稅額抵扣範圍的擴大,實際上是對企業經營中實際支出的更大承認,讓稅務負擔更加公平合理。其具體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降低企業稅負通過將更多業務相關的成本納入抵扣範圍,企業能有效減少應納增值稅金額。
  • 提高經營靈活性尤其是對服務業和資金密集型行業來說,新規提供了更多經營選擇。企業可更自由地決定資金流向,無需擔心因不可抵扣而增加稅務壓力。
  • 鼓勵多元化經營例如,過去一些企業可能因稅務成本問題避免涉足餐飲或娛樂業務,新規將消除這一障礙,助力更多業務創新。

應用限制與企業準備

儘管新法放寬了抵扣範圍,但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一些條件和限制,企業需注意以下幾點:

  1. 與應稅業務相關性

    • 新規僅適用於與應稅業務直接相關的支出,企業需證明進項稅額與應稅收入之間的明確關聯。
    • 例如,一家公司舉辦活動,餐飲費用僅能在該活動直接涉及應稅業務的情況下抵扣。
  2. 細則待定

    • 中增法的實施細則尚未完全明確,特別是在界定“直接用於應稅業務”的範疇時,可能存在模糊地帶。企業需密切關注後續國務院及稅務部門的補充規定。
  3. 內部流程調整

    • 企業應優化內部稅務管理流程,對可抵扣和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進行精準分類,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合規問題或損失抵扣資格。
進項稅額抵扣範圍新舊對比
類別舊規定新規定(中增法第22條)影響
餐飲服務不可抵扣可抵扣(用於轉售或應稅業務)降低餐飲相關業務成本
娛樂服務不可抵扣可抵扣(用於應稅業務)增強娛樂服務行業靈活性
貸款服務不可抵扣可抵扣減少融資成本,提升資金效率
不相關支出不可抵扣不可抵扣無變化

視同銷售範圍的縮減

視同銷售是現行增值稅制度的一項特殊規定,主要針對非實際銷售行為徵稅,但在操作中增加了企業的合規負擔和稅務成本。新法第5條將過去的多項視同銷售行為縮減為三種情形:

  1. 自產貨物用於個人消費;
  2. 無償轉讓貨物;
  3. 無償轉讓無形資產。

取消了委託代銷、機構間移送等情形,不僅簡化了企業的稅務處理流程,還能減少額外稅負,提升企業內部資源調度的靈活性。例如,企業間的內部交易或資產轉移,不再被視為銷售行為徵稅,對於多元化經營的集團公司來說,這將顯著減輕稅負壓力。

企業的應對策略與挑戰

儘管新法的變革方向積極,但企業仍需應對實施細則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留抵稅額退還及進項稅額抵扣的實際操作條件,可能因「國務院規定」附加條款而影響落地效果。建議企業在以下方面提早準備:

  1. 定期清理帳務,確保稅務數據準確無誤;
  2. 強化與業務、財務和資訊部門的合作,調整內部流程以適應新規;
  3. 對留抵稅額或進項稅額進行預測和管理,優化資金運用;
  4. 持續關注後續政策更新,及時調整稅務策略以應對可能的變化。

中增法的三大變革將在稅務合規、成本優化及資金靈活性方面為企業帶來新機遇,企業需在充分理解新法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改革紅利。

新舊政策對比
項目現行規定新增規定影響分析
留抵稅額處理無法退還,僅可抵扣允許申請退稅提升資金流動性,改善企業資金壓力
進項稅額抵扣範圍餐飲、娛樂及貸款服務不可抵扣餐飲娛樂用於應稅業務可抵扣降低成本,拓展稅務規劃靈活性
視同銷售情形包括委託代銷、機構間移送等多項情形僅保留三種情形,其他免徵增值稅減少交易稅負,提升企業內部資源整合效率

(Q&A)

Q1: 留抵稅額退還如何申請?
A1: 留抵稅額退還需依據國務院規定的具體條件與程序進行申報。建議企業提前整理相關帳務,準備完整的證明材料,並持續關注政策的細則和補充規定,以便在2026年新法實施後順利辦理退稅申請。

Q2: 餐飲費用進項稅額抵扣的適用範圍有哪些?
A2: 只有直接用於轉售或應稅業務的餐飲費用可以抵扣。例如,一家餐飲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宴會服務時,所涉及的進項稅額可以用於抵扣。相反,如果餐飲費用用於公司內部招待,則不屬於抵扣範疇。

Q3: 新法實施後是否對融資成本有實質幫助?
A3: 是的,新法刪除了貸款服務進項稅額不可抵扣的限制。這意味著,企業在進行融資活動時,相關的稅務負擔將減輕,有助於降低資金運營成本,特別是對於資金需求量大的行業而言影響尤為顯著。

Q4: 視同銷售的範圍縮減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A4: 新法只保留三種視同銷售情形,取消了過去委託代銷和機構間移送的適用範圍。這將減少不必要的交易稅負,提升企業內部資源調配的靈活性。同時,也要求企業需更新內部財務處理規範,確保合規。

Q5: 如何準備應對進項稅額抵扣範圍的變化?
A5: 企業需梳理業務相關的進項稅額分類,確保能清晰區分可抵扣和不可抵扣項目。建議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團隊,與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協作,進行內部流程的調整和優化。

Q6: 新法對中小型企業有何具體影響?
A6: 對中小型企業而言,新法的多項變革,如留抵稅額退還和進項稅額抵扣範圍擴大,能有效緩解資金壓力,降低經營成本。這些政策有助於提升中小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在資金周轉較為緊張的情況下效果更為明顯。

Q7: 如何避免因新法實施而導致的過渡期問題?
A7: 企業應立即開始檢視新法規定,調整內部操作流程,並對現有帳務進行徹底清理。與此同時,應密切關注補充政策和兜底條款的出台,確保在新法實施時能無縫過渡,避免不必要的合規風險。

Q8: 國務院的附加限制條件會對企業產生什麼影響?
A8: 國務院後續可能對留抵稅額退還和進項稅額抵扣等項目增加限制條件,例如申請資格或操作細則,這可能影響部分企業享受稅務優惠的範圍。因此,企業需高度關注相關條件的落實細節,並調整策略以符合要求。

Q9: 新法實施後是否需要重新審核現有合同?
A9: 是的,企業應審查現有合同條款,特別是涉及貸款、代銷或委託服務的部分,以確保符合新法的規定,避免在稅務處理中產生額外爭議或稅負問題。

Q10: 增值稅法的變化是否對外商投資企業有特殊影響?
A10: 外商投資企業需特別留意新法中涉及進出口業務的條款,以及留抵稅額退還的相關條件。這些變化可能影響企業的資金運作和進出口成本,建議提前與專業稅務顧問合作,制定應對計畫。


觀點與建議

  1. 提前調整財務規劃企業應立即評估目前的留抵稅額,並規劃退稅申請策略,以優化資金流動。
  2. 加強部門協作財務部需與業務及採購部門合作,確保增值稅申報資料準確無誤。
  3. 密切關注細則後續國務院細則將直接影響政策落地效果,企業需隨時更新對策。

結論

進項稅額抵扣範圍的擴大是中增法的一項實質性變革,通過細化和優化政策設計,實現了稅務公平與經營便利的雙重目標。企業應盡早對相關業務進行梳理,積極調整稅務管理策略,以充分利用新政策帶來的紅利,從而實現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標誌著增值稅制度的重大變革,為企業提供更多稅務優惠和操作靈活性。然而,新規的推行也要求企業迅速適應並調整內部流程。提前做好準備,合理規劃稅務與財務策略,將是企業在新法下實現平穩過渡並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聯合報)
2026新稅制來襲!餐飲費用終於能抵扣?新規優勢&適用限制全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