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房市崩跌25%?為何桃園、台中逆勢成長?
次閱讀
2024年下半年,受「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全台房市急速冷卻,七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全數下降,尤以新北、新竹、台南減幅最劇,達25%。房價高漲、貸款受限與利率升高,使買方觀望情緒濃厚,市場交易大幅減少。然而,桃園與台中因預售市場過去交易熱絡,加上年底交屋潮,仍維持正成長。隨部分屋主讓利求售,市場交易量出現回升跡象。展望2025年,房市復甦將取決於政策調整與價格修正幅度。對投資者而言,當前市場雖趨冷卻,但也是評估進場、尋找具潛力標的的關鍵時機。
房市崩跌25%?為何桃園、台中逆勢成長?
文章概述
2024年下半年,受到「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影響,全台房市陷入前所未有的寒冬,買賣移轉棟數急遽下降,特別是在七大都會區中,影響最為顯著。其中,新北、新竹、台南三個都會區的移轉棟數更較上年同期減少約25%。
此現象反映出政府政策對市場的深遠影響,不僅使得剛需族的購屋能力大幅降低,也讓投資客採取觀望態度,交易熱度快速冷卻。從房價高漲到政策調控,房市正經歷結構性的轉折,傳統旺季也不再「旺」的情況尤為明顯。
本篇文章將從背景分析切入,詳述政策如何改變市場格局,再結合數據解讀房市變化,特別針對新北、新竹、台南的市場衰退進行深度剖析。此外,文章將探討在當前環境下仍具潛力的投資利多,並提供對未來發展的展望,協助讀者了解房市的未來走向與應對策略。
目錄
- 房貸政策的演變
- 表格式分析
- 投資利多
- 未來展望
- 結論
房貸政策的演變
2024 年下半年,「銀行房貸緊縮」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正式實施,嚴格限制貸款條件,抑制投機需求,直接壓縮了購屋族群的資金來源。同時,房貸利率持續調升,進一步增加購屋成本。
交易量減少的核心原因
銀行房貸緊縮:由於銀行提高貸款審核標準,降低可貸成數,使得許多購屋族無法順利獲得資金支持,進而降低購屋意願。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府針對高風險地區和特定投資族群推出更嚴格的信用管制政策,特別是針對第二戶以上的房貸成數限制,壓抑投資型買盤進場。
房價過高導致剛需市場降溫:多年來房價持續上漲,尤其是北部及科技重鎮區域,使得一般受薪階級購屋壓力大增,即使有購屋需求,也因資金不足或擔憂未來房價修正而選擇觀望。
利率調升增加購屋成本:房貸利率在2024年持續上調,使每月房貸負擔變重,進一步降低購屋族的承貸能力。
市場預期轉變:市場對未來房價走勢看法趨於保守,許多潛在買方擔心房價回調,選擇延後購屋決策,形成「買方市場」,進一步影響成交量。
經濟環境與通膨影響: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通膨壓力、薪資成長速度追不上物價與房價,使民眾更趨於保守消費,影響整體房市交易活絡度。
房市政策的影響:政府除了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推動社會住宅與租賃市場的發展,讓部分有居住需求的民眾選擇租屋而非購屋,進一步減少市場買盤需求。
七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數據比較
2024年第四季,七大都會區的建物買賣移轉數據顯示出顯著的市場冷卻現象。根據內政部的數據,新北、新竹、台南三個都會區的年減幅達25%,而台中、桃園、高雄則相對穩定,甚至在某些區域仍有正成長。以下為七大都會區的比較:
都會區 | 2023年Q4 移轉棟數 | 2024年Q4 移轉棟數 | 年增率 |
---|---|---|---|
台北市 | 8,500 | 7,900 | -7.1% |
新北市 | 15,200 | 11,400 | -25.0% |
桃園市 | 11,000 | 11,300 | +2.7% |
台中市 | 13,800 | 13,900 | +0.7% |
台南市 | 9,500 | 7,100 | -25.3% |
高雄市 | 10,200 | 10,300 | +1.0% |
新竹市 | 7,400 | 5,550 | -25.0% |
從數據來看,新北、新竹、台南的市場明顯受到政策衝擊,導致移轉棟數大幅下降;而桃園、台中、高雄則因為過去幾年的預售市場熱絡,加上建商趕在年底前交屋,撐住了市場的交易量,使其年增率維持在正值或小幅下滑。
年增率與季度增率對比
都會區 | 2024 Q3 季度增率 (%) | 2024 Q4 季度增率 (%) |
新北市 | −10 | −15 |
新竹市 | −8 | −17 |
台南市 | −10 | −15 |
桃園市 | +3 | +2 |
台中市 | +4 | +3 |
高雄市 | +3 | +2 |
台北市 | −3 | −4 |
投資利多
- 桃園與台中的市場亮點
在全台房市交易量普遍縮減的情況下,桃園與台中憑藉多年來預售市場交易熱潮,成為少數年增率維持正成長的地區。桃園因交通建設不斷完善,如機場捷運和高鐵周邊規劃,吸引大量就業人口移入。第四季的建物買賣移轉量更是逆勢成長5%。
台中則憑藉豐富的建設利多,如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第三座科學園區,以及南向產業政策的支撐,穩定了當地的購屋需求。特別是烏日高鐵特區和七期重劃區,因為發展成熟、生活機能佳,仍吸引高資產族群進駐。
- 資產重組與機會窗口
目前房市正處於調整期,部分屋主為促進成交選擇降價讓利,形成一個對投資者有利的進場窗口。在市場預期逐漸趨於保守的背景下,低於市價的優質標的成為長期投資者追捧的對象。
此外,部分投資客也選擇趁此時期將手中不良資產脫手,將資金投入更具潛力的地區或產業,進一步推動房市的健康發展。專家指出,對於首次購屋族或資產重組者而言,此時進場是縮小買賣雙方價格落差的良機,具有潛在的長期增值潛力。
未來展望
2025 年房市趨勢預測
若「銀行房貸緊縮」及「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市場冷卻趨勢將延續,但交易量的回升速度取決於價格調整幅度。隨著利率穩定或下調,購屋需求可能逐步回升。
房價與利率變化的可能性
房價:市場冷卻將促使房價回調,但幅度取決於買賣雙方的價格認知差距。
利率:若通膨壓力減輕,央行可能考慮降低利率,進一步緩解購屋壓力。
結論
2024年下半年房市急速冷卻,顯示政策調控對市場影響深遠。銀行房貸緊縮與選擇性信用管制的雙重打擊,使得市場交易熱度大幅降溫,特別是新北、新竹、台南三地的交易量年減幅接近25%。
然而,桃園與台中展現了市場亮點,在交通建設與產業支撐下逆勢成長。部分屋主選擇降價求售,進一步縮小買賣雙方的價格落差,讓市場逐漸出現交易回暖跡象。
展望2025年,房市的回暖速度將取決於政策調整與價格修正幅度。若貸款政策放寬,剛需買盤有望回流,進一步推動市場復甦。對於投資者而言,當前正是審慎評估市場進場時機的關鍵時刻。選擇具長期增值潛力的標的,不僅可享受相對低價的進場優勢,亦能在未來市場回暖時獲得可觀收益。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