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案例預售屋贈與子女的稅務問題解析:如何正確規劃避免額外負擔
次閱讀
隨著房價高漲,許多父母選擇將預售屋轉讓給子女,然而此舉涉及贈與稅問題。根據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規定,預售屋在完工前屬「財產價值權利」,無償轉讓將視為贈與行為,需依法計算贈與稅。計算方式以「已支付工程款」為基準,超過244萬元免稅額部分適用10%~20%稅率。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雖限制預售屋轉讓,但配偶及直系親屬間仍可進行。為合法避稅,父母可透過實際買賣方式轉讓,並提供完整付款證明,以降低稅務負擔。建議轉讓前諮詢專業會計師,以確保符合法規並優化財務規劃。
預售屋贈與子女的稅務問題解析:如何正確規劃避免額外負擔
目錄
前言
隨著房價高漲,許多父母選擇在取得所有權前,將預售屋轉讓給子女,以提前完成資產規劃。然而,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這樣的行為涉及贈與稅問題,若未妥善處理,可能導致額外的稅務負擔。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預售屋贈與的法律與稅務規範,並提供合法節稅的方法。
預售屋轉讓子女的法律與稅務規範
預售屋的法律定義
預售屋是指尚未完工、尚未取得正式產權登記的房屋,購買者與建商簽訂買賣契約後,分階段支付工程款,待建案完工後才取得正式產權。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的規範
根據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規定,預售屋在完工前屬於「財產價值權利」,若父母無償將此權利贈與子女,則視為贈與行為,應依法計算贈與稅。
贈與稅計算方式
工程款計算標準
父母在預售屋完工前轉讓給子女時,贈與價值以「截至贈與日已支付的工程款」計算,而非房屋總價。例如:
總價:2,800萬元
已支付工程款:600萬元
贈與價值:600萬元
贈與稅免稅額與稅率
每位贈與人每年可享 244萬元 免稅額。
超過部分適用 10%~20% 贈與稅率。
若單筆贈與超過 4,440萬元,最高適用 20% 稅率。
案例分析
假設老馮2022年僅贈與子女此筆600萬元,計算方式如下:
600萬 - 244萬(免稅額)= 356萬
356萬 × 10% = 35.6萬元(應繳贈與稅)
《平均地權條例》對預售屋轉讓的影響
2023年修法內容
為防堵預售屋炒作,內政部修正《平均地權條例》,並於 2023年7月1日 起實施,明確規定 預售屋買賣契約不得隨意轉讓第三人。
親屬間轉讓的例外情況
法條明定 配偶、直系血親、兄弟姊妹 間轉讓,不受此限制。因此,父母將預售屋轉讓子女,仍可依法進行,但需注意贈與稅問題。
如何合法避開贈與稅
透過買賣交易轉讓
若父母以「出售」方式轉讓預售屋給子女,且子女實際支付價款,則可免除贈與稅。
準備完整交易證明
為確保交易合法,應準備:
付款證明(銀行轉帳紀錄、貸款紀錄)
買賣契約
資金來源說明(證明子女有能力付款)
若國稅局審核後認定為正常買賣,即可免除贈與稅。
結論
預售屋轉讓子女雖具稅務風險,但透過合理規劃,可合法降低負擔。父母可選擇 買賣交易方式,或利用 每年免稅額分批贈與,以降低稅務成本。建議民眾在進行預售屋轉讓時,諮詢專業會計師或稅務顧問,確保符合法規並避免不必要的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