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川普宣布對中課徵懲罰性關稅:美中貿易戰升溫,全球經濟風暴拉警報

130
次閱讀

美中貿易戰再升級!美國前總統川普本月2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34%關稅,中方隨即反擊徵收同等稅率。川普於7日警告,若中方不撤回報復性關稅,將於9日再加徵50%,總稅率恐達104%,形同對北京「宣戰」。中國官媒強硬回應,批評美方操弄「公平貿易」為名進行政治施壓,誓言反制。市場憂慮升溫,全球供應鏈與金融市場恐遭重創。台灣需謹慎因應,避免過度政治解讀,力求在風暴中守住自身利益。

川普宣布對中課徵懲罰性關稅:美中貿易戰升溫,全球經濟風暴拉警報

川普對中國「對等關稅」開戰 全球供應鏈面臨重大衝擊

34%關稅揭幕戰 中國立刻反擊對美進口商品加徵同等關稅

2025年4月2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打出強硬貿易政策,公開宣布針對中國商品課徵34%「對等關稅」,理由是中國多年來對美國產品設置高額關稅與各類非關稅壁壘,加上對國內企業的非法補貼與長期操縱人民幣匯率,導致美中貿易嚴重失衡。

中國對此迅速做出反制,宣布同步對美國商品加徵34%報復性關稅,引發全球市場的極大震盪。儘管川普此舉看似針對中國,但事實上,背後意涵遠不僅是貿易政策的單方面調整,而是牽動全球政治經濟板塊的劇烈變化。

川普下最後通牒 若不撤銷報復性關稅 將再加徵50%懲罰稅

就在中方宣布反制後短短幾天內,川普於美東時間4月7日透過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強硬表態,要求中方最遲須在4月8日前撤銷報復性關稅,否則美方將於4月9日正式對中國商品加徵50%懲罰性關稅。

此舉將使對中商品總體稅率達到驚人的104%,幾乎是實質「禁止進口」的等級,被外界直指為經濟戰宣言。川普更放話稱,「任何國家若試圖對美報復,就準備迎接更嚴重的後果」。


中方強硬反擊 「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

《環球時報》怒斥美方濫用關稅當作政治武器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於4月8日迅速回應川普威脅,表示:「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並批評美方以「公平貿易」之名,行經濟霸權之實。該報更強調,美國的這種作法已經不是談判,而是披著經濟外衣的政治勒索,不僅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也將撕裂全球供應鏈與多邊貿易體制。

中國《人民日報》也發表社論指出:「天不會塌下來」,暗示中國不會被恐嚇,也不會退縮,而是會展開有計畫、有準備的反制手段。顯示中方在面對美方壓力時,正在展現其心理戰優勢與對內宣傳穩定性。


川普戰略升級 不只是貿易,更是全面威懾

「這不是談判,是對北京實質宣戰」

政治評論員翁履中指出,川普這次的動作已超越貿易談判的範疇,直接進入「經濟熱戰」(economic hot war)模式。他分析:「這是一場政治威嚇戰爭,其目的是不容對手妥協,而是要對方屈服。」

川普對中國的加碼關稅,不只是貿易政策,更是對習近平個人與中共政權權威的挑戰。對川普而言,中方的反制等同於「羞辱」,而他一向不容忍這種局面,選擇進一步施壓,甚至中止雙邊對話,完全斷絕談判空間。


中國的選擇:退讓還是硬撐?

民族主義與政權穩定,讓北京難以示弱

在中美關係陷入對峙之際,中方是否會退讓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然而,從中國內部角度來看,若在此刻示弱,不僅可能激起國內民族主義浪潮,更將動搖中共中央政權的合法性與穩定性

因此,中國極有可能會選擇「戰略硬撐」,一方面尋求替代出口市場(如東南亞、中亞、非洲等第三世界市場),另一方面加強內需擴張,試圖分散貿易戰所造成的經濟衝擊。


全球警戒模式啟動 供應鏈與金融市場風險飆升

華爾街恐慌反應 台灣與亞洲製造業首當其衝

隨著美中貿易戰升溫,全球市場已全面進入警戒模式。特別是華爾街股市、亞洲供應鏈與國際能源市場,皆顯示出高波動、高風險的走勢。例如,美國S&P 500指數出現大幅下跌,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股價亦連日重挫。

尤其對台灣來說,身處美中供應鏈交界,受影響極大。科技業、電子業與機械製造業首當其衝,短期訂單流失與長期投資規劃都將受到動搖。


川普施壓全球貿易體系 盟友也可能成目標

下一波貿易報復可能指向美國盟邦

儘管川普此輪操作是針對中國,但多數評論者認為,這種極端的「美國優先」策略,很可能將觸及其他盟友,例如歐盟、日本、韓國,甚至台灣。川普陣營已多次表達,「任何貿易逆差都可能成為新一輪懲罰目標」。

因此,分析人士警告台灣政界與產業界:「不要以為美國打中國就是在幫台灣」。事實上,若未審慎應對,美國可能會要求台灣讓利或配合其經濟安全架構,否則也可能成為施壓對象


台灣應對策略:謹慎、低調、務實因應

與美保持合作但堅守自身利益

對台灣而言,面對如此劇烈變化,應該採取「低調但積極布局」的策略。一方面強化與美方合作與溝通,但另一方面,必須盡可能守住自身利益,不輕易答應任何一面倒的經濟讓步。

政治觀察家建議:「台灣應強化談判策略,建立能配合美國主軸、又能守住產業核心利益的彈性架構。」同時,政府應積極協助企業做好風險轉移規劃,包含:

  • 分散出口市場

  • 強化與東南亞、印度等新興市場合作

  • 鼓勵企業轉型升級

  • 建立關鍵技術自主供應鏈


結語:經濟戰已爆發,台灣不能再「順勢而為」

川普與中國的貿易戰不再只是經濟互動,而是正式進入「國力競逐」的階段,牽動全球供應鏈與政治經濟格局的重組。此時此刻,台灣若仍以傳統思維應對,只會在巨浪中失去話語權與競爭力。

現在不是等待機會的時候,而是全面啟動戰略重整的關鍵時刻。

台灣必須:

  • 擺脫意識形態思維

  • 建立務實、靈活的應對策略

  • 凝聚國內共識、產官學共同合作

  • 讓台灣在這場經濟風暴中「活下來,並保持競爭力」

川普宣布對中課徵懲罰性關稅:美中貿易戰升溫,全球經濟風暴拉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