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為何桃園市的預售市場逆勢上升?解密背後的原因

65
次閱讀

2024年台灣預售市場經歷大幅震盪,交易量自6月的高峰1.66萬件急劇下降至11月的5000件,跌幅超過70%。此變化主要受中央銀行信用管制政策、房價理性化及經濟信心下滑影響。即便整體市場盤整,桃園市仍維持穩定表現,月交易量穩居全台第一,顯示出其獨特的市場優勢。桃園之所以能夠逆勢成長,與當地的交通紅利(如高鐵青埔特區、捷運綠線建設)、價格優勢(新案單價較雙北更親民)及穩定的人口增長密切相關。

其他主要城市如台中、高雄、新北市等,則面臨交易量大幅下滑。高雄市供過於求,台中市的房價飆升壓縮了剛需購屋者的空間,而新北市則因價格過高與高利率影響,購屋需求逐漸轉向外圍城市。2024年台灣房市進入冷卻期,未來市場的發展將取決於政策調控與經濟環境的變化。

為何桃園市的預售市場逆勢上升?解密背後的原因

📚 目錄

  1. 🔍 引言

  2. 📉 預售市場現況分析:谷底量與交易萎縮的主因

  3. 🌆 桃園市逆勢突圍:穩居全台交易量第一的關鍵

  4. 📊 五都市場詳細對比:哪些城市跌幅最慘重?

  5. 🛠 開發商如何應對:延長銷售期與創新行銷策略

  6. 💡 房市觀點與建議:投資與購屋的時機點判斷

  7. 🔮 展望未來:2025年市場可能反轉的關鍵因素

  8. 🔚 結論:從數據看未來房市的發展方向


🔍 引言

當前,台灣的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動期。自2024年上半年開始,隨著各種經濟與政策因素的交織,市場熱度顯著回落,尤其是預售市場的成交量,經歷了驟降的現象。2024年6月,預售市場的成交量達到了16,600件的高峰,但僅僅過了五個月,這一數字便急劇下滑至5,000件,下降幅度超過70%。這一變化,不僅是市場需求減少的結果,也是由於各種宏觀政策調整所引起的。特別是央行推出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以及國際與本地經濟狀況的雙重壓力,使得原本燒錢模式下的房市逐步回歸理性,進入了更為平穩的調整期。

然而,儘管整體市場處於低迷狀態,各地區的表現卻呈現出顯著的差異。以桃園市為例,雖然全台大多數城市的交易量都出現大幅萎縮,但桃園市依然能夠保持相對穩健的表現,穩居全台交易量第一。這一現象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背後究竟有哪些因素助推了桃園的表現,成為當前房市的“逆勢之星”?

在此背景下,本篇文章將深入分析2024年下半年台灣預售市場的現況,從各大都市的市場變化入手,並通過數據對比,解析哪些城市的跌幅最為慘重,哪些區域則逆勢突圍。尤其對於桃園市,其穩定的交易量背後,不僅有交通建設和價格優勢的支持,還有該地區日益增長的人口與需求基礎。本篇文章將帶您一探究竟,了解當前台灣房市的內在變化,以及未來市場可能的發展趨勢。

📉 預售市場現況分析:谷底量與交易萎縮的主因

自2024年6月達到1.66萬件的高峰後,預售市場迅速進入盤整期,並且呈現出驟降的現象。2024年11月全台的交易量降至僅約5千件,較6月的高峰減少超過70%,這一趨勢使得房市的情況充滿不確定性。隨著交易量的急劇下滑,不少市場觀察者認為目前的低迷期或將持續,甚至可能進一步延伸。

時間點全台預售成交量(件)主要影響因素
2024年6月16,600景氣高峰、投資需求旺盛
2024年10月5,000信用管制政策、房價預期理性化
2024年11月5,000買方觀望氣氛濃厚,市場進入盤整期

三大主因導致市場盤整:

  1. 政策壓力: 央行於2024年下半年啟動選擇性信用管制,藉此抑制房市過熱的投資需求。貸款成數的下修讓不少購屋者和投資人無法進行原本計劃的交易,導致市場活力顯著下降。尤其對於投資型購屋者而言,信貸管制政策無疑是一個直接打擊,使得他們的購屋意圖大幅降低。

  2. 房價理性化: 隨著央行加強信用管控,房價也逐漸走向理性化的方向,買方市場的情緒轉為觀望。市場普遍認為,房價已經觸及高點,過去兩年快速上漲的情形已無法持續,因此不少潛在買家選擇等待價格回調,這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3. 經濟信心下滑: 受到全球通膨壓力與台灣本地產業外移等雙重因素影響,整體經濟信心顯著下降。許多消費者對未來的財務狀況感到擔憂,導致即便有購屋需求,也選擇延後出手。此情況同樣對房市需求造成了負面影響。

🌆 桃園市逆勢突圍:穩居全台交易量第一的關鍵

儘管整體預售市場面臨盤整,桃園市卻能夠逆勢突圍,並穩居全台交易量第一。根據統計,2024年11月,桃園市的月交易量達到1,000件,雖然較6月的2,000件減少一半,但仍領先其他五都,表現相對穩健。

城市11月成交量(件)6月成交量(件)變化幅度
桃園市1,0002,000-50%
台中市7612,700-72%
高雄市4572,000-77%
新北市5191,900-73%

桃園逆勢三大原因:

  1. 交通紅利: 桃園市的高鐵青埔特區與捷運綠線建設提升了區域的可達性與價值,這使得該地區在吸引購屋者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尤其隨著交通的便利性增強,更多家庭和企業選擇在此安家。

  2. 價格優勢: 相較於雙北地區,桃園市的預售新案單價顯著低於台北與新北,吸引了大量的首次購屋者與小家庭進場。以5字頭的價格對比雙北的價格,更具吸引力。

  3. 人口紅利: 桃園市的中壢區與八德區等地的穩定人口成長,帶動了該區域的實質需求。隨著這些地區生活機能的完善與發展,需求依然強勁。

📊 五都市場詳細對比:哪些城市跌幅最慘重?

高雄市

  • 受到市場熱度退潮的影響,高雄市的預售市場進入了疲弱期。尤其是左營、楠梓等區的推案量雖然大,但購屋者的興趣卻明顯萎縮。供給過剩導致庫存壓力加大,部分開發商甚至選擇延後開案,以避免市場冷清的局面。

台中市

  • 台中市的七期與單元二等區域的房價飆高,使得很多首次購屋族無法承受,進而壓縮了剛需族的進場空間。尤其是過去兩年大量湧入的投資客現在紛紛退場,導致該地區的交易量急劇下降。

新北市

  • 新北市的板橋與林口新案雖然不少,但高企的價格與不友善的貸款利率環境使得許多買家選擇轉向桃園、新竹等相對低價的外圍區域。這使得新北市的市場熱度急速回落,尤其是一些已經達到價格臨界點的地段,買方更加謹慎。

台南市

  • 雖然台南市的科技題材仍然支撐部分區域的需求,但整體市場卻顯得疲軟。部分新開發區的價格缺乏支撐點,加上實價登錄的公開透明,讓不少潛在買家選擇觀望,導致買氣下滑明顯。

🛠 開發商如何應對:延長銷售期與創新行銷策略

面對預售市場盤整,建商調整策略因應逆風:

  • 延長銷售期:避免一次性開盤,改採階段釋出維穩市場信心。

  • 提高贈品價值:贈送冷暖氣、裝潢升級包等吸引買氣。

  • 創新行銷:舉辦VR賞屋、線上直播看屋、結合社群平台投放廣告。

  • 付款條件放寬:低自備、長付款期等方式協助首購族負擔減壓。

💡 房市觀點與建議:投資與購屋的時機點判斷

給自住族建議:

  • 預售案在盤整期中有較大議價空間,可爭取較佳付款條件與優惠。

  • 選擇交通便捷、生活機能成熟的地段仍為首要原則。

給投資族建議:

  • 現階段不宜短線操作,需布局具未來性區域如青埔、沙崙、沙鹿。

  • 精選具低總價、高出租報酬潛力產品,減少空置風險。

給觀望族建議:

  • 建議再觀察至2025年第一季後是否有利率轉向與政策鬆綁。

  • 若有明確自住需求,不必等最低點,價格穩定時反而更好談判。

🔮 展望未來:

2025年市場可能反轉的關鍵因素

1. 政策鬆綁與利率變化:若央行在2025年第二季開始釋出降息訊號,將為房市注入活水。

2. 科技與產業擴張拉動新興區域需求:台積電、高科技廠持續在台投資,相關生活圈如新竹寶山、台南善化仍具潛力。

3. 海外買盤回流:疫後移民回流潮與海外台商置產潮仍在醞釀中,需觀察匯率與財稅政策變化。

4. 建商開案策略調整:更多建商將採小坪數、高機能設計以降低總價,迎合市場趨勢。

🔚 結論:

從數據看未來房市的發展方向 預售市場盤整顯示短期調整趨勢已明確,2024年下半年至今的數據也證實了市場降溫態勢。然而,桃園市穩健的表現顯示「區域選擇」與「剛需支撐」才是關鍵。預期2025年初,隨政策調整與利率預期明朗,市場將逐步回穩,惟回溫速度將因地制宜。建議購屋者持續掌握市場資訊,依需求、財務能力與區域發展潛力做出審慎判斷,才是贏在起跑點的關鍵策略。

專營台灣/日本/泰國/越南/菲律賓

工業地產/房地產 買賣出租

物件眾多、無法即時刊登

請直接加LINE ID:803033

0981-681-379 曾先生  告知需求

相關連結

新青安房地產租售專區

詠騰廠房租售專區

詠騰工業地租售專區

詠騰建地租售專區

詠騰農地租售專區

詠騰歷年成交專區

(圖片來源:Yahoo股市)
為何桃園市的預售市場逆勢上升?解密背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