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桃園國際機場復甦:大園區工業廠地迎來新商機

12
次閱讀

隨著疫情的緩解,桃園國際機場及其周邊大園區正在迎來觀光與工業的雙重復甦。預計在2024年,機場客運量將達到4,400萬人次,接近疫前高峰,顯示出強勁的旅遊需求與消費潛力。此一趨勢不僅促進了相關產業如餐飲、住宿的增長,也為大園區帶來穩定的商機。此外,2027年第三航廈的啟用將進一步提升機場的運輸能力,預期整體旅運量可達8,200萬人次,為當地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園區的工業廠地因其稀缺性與地理優勢,將吸引多元化企業投資,形成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

桃園國際機場與大園區的觀光與工業復甦

一、疫情後的觀光業重生

隨著疫情的結束,觀光產業正在強勢復甦。根據預測,桃園國際機場的客運量在2024年將達到4,400萬人次,接近2019年的疫前高峰。

(一)桃園國際機場的客運量預測

根據最新預測,桃園國際機場的客運量在2024年預計將達到4,400萬人次,這一數字已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高峰。這顯示出旅遊需求的急劇上升,也反映了民眾對旅行的渴望。

1. 旅遊需求的恢復

  • 疫後復甦:隨著全球疫情逐步緩解,人們的旅行需求迅速回升。疫情期間積累的旅行計劃正在逐步釋放,民眾對於出行的渴望驟增,尤其是在國際旅遊方面。
  • 心理因素:疫苗接種率提高及人們對健康安全的信心增強,使得潛在旅客更願意計劃和實現旅行。

2. 影響因素

  • 航班恢復:航空公司隨著市場需求的上升,逐步恢復和增加國際航班。這提供了更多選擇給旅客,進一步促進了旅行的便利性。
  • 政策支持:許多國家已放寬入境限制,簡化簽證程序,這對於吸引國際旅客具有重要影響。旅遊政策的改善使得跨國旅行變得更加可行。

3. 市場競爭力

  • 台灣的吸引力:桃園國際機場的客運量增加,不僅是台灣旅遊市場的復甦指標,也是其國際競爭力提升的象徵。台灣擁有豐富的文化、美食和自然景觀,這些吸引了更多國內外遊客。
  • 基礎設施的支持:機場的基礎設施在疫情期間也持續升級,例如新設施的建設及服務質量的提升,為旅客提供更好的出入境體驗。

4. 長期展望

  • 可持續增長:隨著全球旅遊市場逐步恢復,預計桃園國際機場的客運量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增長。這不僅將促進桃園及其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將增加旅遊相關產業的商機。
  • 對經濟的貢獻:旅客的增加將帶動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的發展,進一步創造就業機會,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影響因素分析

1. 疫苗接種率

  • 普及性增強:隨著全球各地疫苗接種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免疫力。這提升了民眾對旅行的安全感,使人們更加願意計劃和參與國際旅行。
  • 健康信心:疫苗接種不僅降低了感染風險,也讓旅客對於公共交通及機場等高流量場所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信任。這種信心轉化為實際的旅行行為,促進了旅遊計劃的恢復。

2. 國際航班恢復

  • 航空公司調整:隨著需求的上升,各大航空公司開始逐步恢復和擴增航班,提供更多的航線選擇。這意味著旅客可以更靈活地選擇旅行時間和目的地,提升了國際旅行的便利性。
  • 票價和促銷活動:航空公司為了吸引客源,可能會推出優惠票價及促銷活動,進一步刺激了旅客的出行意願。這些策略使得更多人選擇飛往台灣,進一步增加了桃園國際機場的客運量。

3. 旅遊政策的改善

  • 入境限制的放寬:許多國家逐步放寬入境限制,如縮短隔離期、免除核酸檢測等,這吸引了更多的國際旅客。台灣的入境政策若能與國際標準接軌,將對提高桃園國際機場的流量有顯著影響。
  • 簽證便利化:簡化的簽證程序和多國之間的互免簽證協議,使得國際旅行更為便利。這種政策改善提升了旅客對於台灣的吸引力,進一步促進了客運量的增長。

綜合影響

以上三個因素互相影響,共同促進了桃園國際機場的客運量回升。疫苗接種率的提高增強了旅客的信心,國際航班的恢復提供了更多選擇,而旅遊政策的改善則降低了出行的障礙。這一切都將使桃園國際機場在疫情後的復甦過程中,能夠迎來更為強勁的客運需求,為未來的經濟增長奠定良好基礎。

二、第三航廈的啟用

第3航廈將於2027年下半年全面啟用,年總旅客作業容量可望達到4,500萬人次,屆時桃園國際機場的整體旅運量將上看8,200萬人次,為大園區帶來大量人潮與商機。

(一) 第三航廈的基本概況

  1. 啟用時間與規模:桃園國際機場的第三航廈預計於2027年下半年全面啟用。這一新建設是應對航空需求日益增長的重要舉措。隨著年總旅客作業容量預測達到4,500萬人次,機場的運輸能力將顯著提升。
  2. 需求背景:隨著全球旅遊市場的復甦和航空交通的回暖,旅客人數持續增加,這使得現有航廈面臨運營壓力。新航廈的建設將能更好地應對這種需求,並為未來的增長留有充足的空間。

(二) 新航廈的功能與設計

  1. 擴大運輸容量

    • 舒適性提升:第三航廈的設計將重點考量旅客的舒適度,擴大運輸容量能夠有效緩解現有航廈的壅塞問題,提供更為寬敞的出入境環境。這對於提升整體旅遊體驗非常重要。
    • 流程效率:通過合理規劃登機、安檢等流程,可以縮短旅客等待時間,提高通行效率,進一步改善旅客的出行體驗。
  2. 先進設施

    • 自動化登機門:新航廈將配備自動化登機門,這樣的設施不僅能提高登機效率,還能減少人力成本,降低人為錯誤。
    • 智慧行李處理系統:先進的行李處理系統能提高行李處理的準確性和速度,減少旅客在行李取回上的等待時間,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
    • 數位化服務:引入數位化技術,提供即時資訊更新和個性化服務,使旅客能夠獲得更順暢的旅行體驗。
  3. 綠色建築

    • 環保設計:第三航廈的設計將強調環保,採用可持續建材和綠色技術,旨在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 節能減碳:通過引入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系統等措施,努力達到節能的效果,讓新航廈成為模範的環保建築。
    • 生態友好空間:設計中還將融入綠化元素,如綠色屋頂和內部綠化,提供舒適的環境,同時促進生物多樣性。

(三) 整體旅運量的提升

  1. 預測旅運量:隨著第三航廈的啟用,桃園國際機場的整體旅運量預計將達到8,200萬人次,這顯示出機場在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方面的顯著能力。
  2. 運營能力提升:這一增長反映了機場基礎設施的擴展與技術的提升,能夠有效支持更多航班和旅客流量,並提供更高效的服務。
  3. 國際競爭力:旅運量的提升也意味著台灣在國際旅遊市場的競爭力增強,將吸引更多國際航空公司和旅客,進一步提升台灣的知名度與吸引力。

(四) 商機的預期

  1. 旅客增長帶動經濟

    • 穩定客源:旅客數量的增加將為周邊的餐飲、住宿及零售產業帶來穩定的客源,這不僅能提升這些行業的營收,還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 消費潛力:隨著國際旅遊的回暖,旅客在桃園及周邊地區的消費將顯著增加,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活力。
  2. 就業機會的增加

    • 旅遊業復甦:隨著旅遊業的回暖,相關產業如酒店、旅遊服務等將需要更多人力資源,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幫助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 工業需求上升:隨著工業發展的回暖,尤其是物流與製造業的增長,將進一步擴大當地的就業市場。
  3. 基礎設施的發展

    • 交通設施升級:機場周邊的交通基礎設施將因應增加的旅客流量而進行升級,包括道路、公共交通系統等,這將改善大園區及其周邊地區的交通網絡。
    • 商業環境改善:基礎設施的發展將為企業創造更便捷的運營環境,吸引更多投資,進一步提升商業活動的活躍度。

三、大園區的稀有工業廠地

(一) 大園區的地理優勢

  1. 距桃園國際機場的近距離

    • 交通便利:大園區距離桃園國際機場僅約5.5公里,這使得該地區成為進出國際市場的理想位置。企業可利用機場的航班資源進行國際貿易及物流運輸,提高運營效率。
    • 旅客與貨物流通:靠近機場的地理位置吸引旅客及貨物流通,增強了當地商業活動的活躍度。
  2. 靠近重要交通樞紐

    • 桃園高鐵站:該地區接近桃園高鐵站,這為企業提供了快速的城際交通選擇,能便捷連接台灣各主要城市,促進業務洽談和人員流動。
    • 大園交流道:鄰近主要高速公路的大園交流道提供了優越的公路連接,使得物流運輸和日常通勤更加便利,有助於吸引更多企業進駐。
  3. 產業集聚潛力

    • 吸引企業投資: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網絡使大園區成為工業和商業發展的熱點,吸引各類企業和投資,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 增強競爭力:隨著更多企業的進駐,將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提升整個區域的競爭力,進一步吸引外部資源和人才。

(二) 交通便捷性

  1. 快速聯絡

    • 航城路的開通:新開闢的30米航城路提供了直接的道路連接,方便與主要交通節點如桃園國際機場、高鐵站及高速公路的連接。這使得物流運輸更加高效,減少運輸時間,提升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
    • 物流便利性:快速的交通聯絡能夠促進物資的即時配送,企業能夠更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變化,從而增強其競爭力。
  2. 人力資源易得

    • 交通便利吸引勞動力:良好的交通網絡不僅方便企業運營,也使得周邊地區的居民更容易通勤至大園區工作,吸引了大量勞動力進入該地區。
    • 降低招工成本:便捷的通勤條件使得企業在招聘時能夠更容易找到合適的人才,降低了招工的成本和難度,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三) 土地與建築特點

  1. 稀有的工業土地

    • 面積與形狀:該工業廠地面積約4,400坪,地形方正,使其特別適合物流和製造業等對大空間需求的產業。方正的形狀有助於最有效地利用土地,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
    • 面寬與深度:約72米的面寬與116米的深度,使企業在設計與擴建上有更多選擇,便於配置生產線及物流動線,提升運作效率。
    • 現有建築:土地上已有3,200坪的鋼骨結構廠房,樓板高度達9米,提供充足的垂直空間,適合高需求的設備及存儲需求,並且鋼骨結構具備良好的耐用性和抗震能力,降低維護成本。
  2. 使用分區

    • 分區靈活性: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農業區及農牧用地,這一設定使得未來開發能夠適應多樣化產業需求,企業可根據市場變化進行靈活調整。
    • 產業適應性:此類分區使得工業與農業結合的潛力增強,吸引生物科技、農業科技等新興產業進駐,進一步提升土地的價值與利用效率。

(四) 未來發展潛力

  1. 整體規劃

    • 桃園國際機場擴展:隨著桃園國際機場的擴展及第三航廈的啟用,機場的客運量和貨運能力將顯著提升,這將直接促進大園區的經濟發展。機場周邊的商業活動將更加繁榮,吸引國內外企業前來投資。
    • 基礎設施改善:機場擴建計劃也會帶來周邊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例如公路、捷運及物流系統的升級,進一步提高大園區的可達性,促進產業聚集。
    • 吸引投資:大園區的規劃將與機場發展密切結合,預期將吸引物流、製造及服務業等多元產業進駐,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
  2. 土地增值效益

    • 需求增長:隨著桃園國際機場客運量的增長和工業需求的提升,稀有工業廠地的需求將持續上升。這將導致土地供需失衡,進一步推高土地價值。
    • 投資回報: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未來的投資回報潛力巨大。隨著土地價值的上升,投資者可以期待良好的資本增值,並且租金收益也會隨之提升。
    • 長期發展機遇:長期而言,隨著大園區的持續發展及其在桃園地區的經濟重心地位,該區域將成為重要的商業和工業樞紐,為各類企業提供更多的機會。

四、標售工業廠地的優勢

桃園市大園區目前公開標售稀有的工業廠地,距大園交流道僅約2.8公里,並鄰近桃園國際機場及桃園高鐵站,交通便捷。

(一)地理位置優越

桃園市大園區的工業廠地距離大園交流道僅約2.8公里,這一距離使得貨物運輸及人員進出變得十分方便。交通的便利性直接影響物流效率,對企業運營至關重要。

  1. 快速通行:靠近主要高速公路,能迅速連接到桃園國際機場及其他重要交通樞紐,節省運輸時間。

  2. 通達性:鄰近桃園高鐵站,讓業務洽談及人員移動更加高效,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二)吸引多樣化企業

該工業廠地適合多種類型的產業進駐,無論是製造業、物流業還是科技公司,均能找到合適的發展空間。其地理優勢使其成為吸引企業投資的熱點。

  1. 彈性使用:土地的方正地形與寬敞的空間設計,便於企業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定制化建設。

  2. 配套設施:周邊已經具備成熟的商業及服務配套,能支持企業的日常運營。

(三)土地增值效益

隨著桃園國際機場及大園區的持續發展,該工業廠地的市場價值預計將顯著提升。投資者在此地的投資回報潛力巨大。

  1. 未來規劃:隨著機場擴建和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該區域將迎來更多商機,帶動土地價格上漲。

  2. 稀缺資源:稀有的工業土地供應使得該標售地產更具吸引力,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會。

五、土地與建築特點

該土地面積約4,400坪,擁有良好地形及約72米面寬。現有3,200坪的鋼骨結構廠房,適合物流及各類產業進駐,具有良好的增值潛力。

(一)土地面積與地形

1.大面積土地

該工業廠地的面積約4,400坪,這一規模在桃園市區域中相對稀缺,能夠滿足大型企業的運營需求。

  • 適合多樣化用途:這樣的面積能夠支持各類產業,如製造、倉儲及物流等,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

  • 靈活性與擴展性:大面積的土地允許企業根據未來業務擴張進行靈活規劃,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2.良好地形

該土地地形方正,約72米的面寬,使得建築布局變得更為高效,無論是廠房的設計還是物流動線的規劃均能更好地實現。

(二)建築特點

1.鋼骨結構廠房

現有的3,200坪鋼骨結構廠房不僅提供了堅固的基礎,也為多種產業進駐提供了便利。

  • 耐用性:鋼骨結構相對於其他傳統建材更具耐用性,能有效抵禦各類自然災害,減少維護成本。

  • 適應性強:此類建築能夠根據企業需求進行內部布局調整,靈活性高,便於快速適應市場變化。

2.寬敞的使用空間

廠房樓板高度達到9米,這一高度為高存儲需求的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利用率,適合大型設備的安裝與運行。

  • 物流運作:寬敞的空間適合物流作業,方便貨物的進出及存儲,提高整體運營效率。

  • 多功能使用:高樓板設計使得廠房可以同時支持製造、倉儲及其他功能,進一步提升企業的運作靈活性。

(三)增值潛力

1.土地與建築的升值

隨著桃園國際機場的擴展及大園區的持續發展,該土地及其建築的增值潛力不容小覷。

  • 供應稀缺:隨著工業用地需求增加,稀有的工業土地供應使得該地產的價值將隨時間提升。

  • 基礎設施改善:未來的交通與商業基礎設施改善,將進一步提升周邊地區的商業吸引力,加快增值進程。

六、未來展望:桃園國際機場與大園區的觀光與工業復甦

隨著疫情後觀光業的回暖,桃園國際機場的客運量預計在2024年達到4,400萬人次,顯示出旅行需求的顯著上升。這將促進周邊經濟發展,尤其是餐飲、住宿及零售業,為大園區帶來穩定的客源,增強當地商機。

隨著2027年第三航廈的啟用,桃園國際機場的整體旅運量有望增至8,200萬人次,進一步提升機場的國際競爭力。這將為大園區吸引更多投資,創造豐富的就業機會,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此外,大園區稀有的工業廠地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靈活的使用分區,將吸引多元化企業進駐。隨著基礎設施的持續改善,這些工業土地的價值預計將顯著上升,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回報潛力。

總之,桃園國際機場與大園區的未來展望充滿希望,將成為推動台灣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吸引更多國內外投資者,促進整體產業的繁榮發展。

七、結語

桃園國際機場的發展與大園區的工業廠地標售,預示著觀光與工業的雙重復甦,將為當地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連結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桃園國際機場復甦:大園區工業廠地迎來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