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能 & 鋼鐵業並行發展,燁聯如何達到完美平衡?
燁聯集團近期啟動一項總額逾50億元的擴產計畫,旨在提升超薄板(BA)產能並新建太陽能設備。此計畫將強化其在不銹鋼市場的競爭力,尤其是在台灣市場較少生產超薄板的領域。燁聯董事長表示,這一計畫的背景是在鋼鐵市場需求較低的情況下,利用設備折舊進行改造,有助於降低製造成本,提升後續營運表現。新建的太陽能設備則將有助於提升公司的綠色能源使用,符合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儘管該計畫涉及重大投資,但由於設備已經折舊完成,實際投入成本相對較低,能有效提高生產競爭力,並在未來數年內對燁聯的營運產生積極影響。這一擴建計畫預計將在1至2年內完成,進一步提升燁聯在鋼鐵與綠能領域的市場地位。
最新消息 / 2025-02-21

半導體關稅:台灣如何逆風而行,維持全球領先地位?
川普政府擬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關稅,這一政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挑戰與機遇。美國是台灣半導體的重要市場,徵稅將使得台灣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降低,並可能影響到企業的成本結構。然而,這一挑戰也促使台灣加速技術創新和市場多元化。台灣政府已積極部署應對策略,包括派遣貿易代表赴美協商,並尋求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的合作機會。台灣半導體企業面對此情況,可以加強與其他市場的合作,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並提升技術創新和製程能力,以保持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此外,台灣還能通過擴大對新興市場的進軍,開創新的增長空間。整體來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將在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中,持續保持強大的韌性和創新動力。
最新消息 / 2025-02-21

南崁溪全流域整治 vs 自然水道保護:兩者對桃園的發展與生態影響?
桃園市為確保南崁溪周邊地區的防洪安全,啟動了總投資達3.5億元的南崁溪護岸改善工程。該工程分為兩期,首期著重於左岸,將新建或加高護岸,並設置1公里長的水防道路與自行車道,預計於2026年完工。第二期將聚焦右岸,計劃於2028年完成。此舉不僅提升防災功能,也為市民打造親水休閒路廊,改善當地生活環境,增進居民的幸福感。桃園航空城的發展與第三跑道建設將進一步促使南崁溪流域排水需求增加,市政府將相關設施納入考量,確保工程符合防洪標準。此外,完善的自行車道將提升市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並促進當地旅遊與休閒產業發展,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這項工程將帶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為桃園市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最新消息 / 2025-02-21

「防汛+航空城+自行車道!桃市打造最強水利設施與路網!」
桃園市正積極推動航空城及三跑道建設,並針對周邊環境進行全面升級,投入超過3.5億元進行南崁溪兩岸水利設施整治與防汛強化。同時,桃市也著手建設自行車道網絡,將為市民與遊客提供更便捷、安全的騎行路徑。這些工程分為兩期進行,預計第一期將於2026年完成,涵蓋左岸區域約1公里長的防洪設施及水防道路,並設置綠帶空間及自行車道。第二期將於2028年完成右岸部分的規劃與設施建設。這項計劃不僅有助於提升區域防災能力,還將大大改善當地交通狀況,並為居民與遊客提供更為優質的休閒空間。隨著航空城與周邊基礎設施的逐步完成,桃園將成為連接國際、具備強大發展潛力的現代化城市,未來將吸引更多投資與人才,推動地方經濟成長。
最新消息 / 2025-02-21

桃園居民超期待!台鐵新站成焦點,15米挑高大廳引爆話題!
台鐵桃園新站是台灣下一個重要地標,由荷蘭建築大師 Mecanoo 設計,預計於2030年底完工。斥資175.5億元的新站採用地上三層、地下兩層的結構設計,結合流線型建築與現代美學,成為交通與都市再生的核心。車站內設有15米挑高的轉乘大廳,與桃園捷運綠線及棕線共構,大幅提升交通便利性。新站周邊如中路特區與藝文特區將形成雙核心發展軸帶,交通與生活機能的提升吸引外來人口與企業進駐,房市增值潛力強勁。同時,1.2公里長的地下街與智慧交通系統將帶動商圈再生,中正路商圈將打造成「東京 Midtown」式購物地標。這座新站不僅是一個交通樞紐,更結合都市再生、藝術展演與現代科技,重新定義車站功能。台鐵桃園新站的啟用將推動桃園成為具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城市,對房地產市場、商業發展及城市面貌帶來深遠影響。
最新消息 / 2025-02-21

大溪區埔仁路518號 113年5月廠房最新實價登錄
大溪區埔仁路518號的廠房在113年5月2日進行了116,224萬元的交易,總面積達4,270.04坪。該物件位於第二種工業區,土地移轉面積為3,149.93坪,土地使用分區為工業區。建物屋齡31年,主要結構為鋼筋混凝土,並擁有五層樓的設計,其中包括機械室、廠房、電梯間等設施,符合工業用途需求。大溪區作為桃園市重要的工業區域,擁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物流條件,吸引了大量企業進駐。此筆交易不僅展示了該地區工業土地的價值,也體現出該區域未來的增值潛力。隨著工業需求的增長,大溪區的工業用地將成為長期投資的熱點。
最新消息 / 2025-02-20

大溪區信義路493巷6號 113年9月廠房最新實價登錄分析
大溪區信義路493巷6號的最新實價登錄顯示,該物件於113年9月6日進行交易,總價為26,084.035萬元,建物面積為878.61坪,單價為29.7萬元/坪。該物件位於乙種工業區,適用於廠房,並包含多個土地地號,總面積為878.61坪。建物屬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齡36年,包含二層樓及地下層,主要用作廠房。這個區域的土地分區為工業用途,並且具有未來發展潛力,隨著周邊區域的工業需求增長,該地產的價值可能會持續上升。大溪區的交通便利性與政府規劃的支持也為此地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該筆交易反映出該地區廠房的市場需求穩定,並且具有較好的增值空間,是長期投資的理想選擇。
最新消息 / 2025-02-20

大溪區中華段693地號:113年12月最新乙種工業區實價登錄
中華段693地號的最新實價登錄顯示,該土地於113年12月3日進行交易,總價為1,438.85萬元,單價為20.06萬元/坪。該地屬於都市乙種工業區,總面積為71.74坪。此次交易為純土地買賣,並未涉及建物,並且為政府機關標讓售的土地。根據市場趨勢分析,該地區的土地價值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顯示出工業用地需求逐年增長。中華段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與交通便利性,周邊工業與商業配套完善,為未來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此外,政府的規劃與支持將進一步推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吸引更多企業進駐。總體而言,中華段693地號的交易價格與市場需求表明,該地區未來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是投資者看好工業用地市場的重要選擇。
最新消息 / 2025-02-20

大園交流道旁挑高倉庫廠房出租,大園區田溪路附近廠房出租
廠房出租位於大園區田溪路附近,可依法申請工廠登記、公司登記、營業登記,一樓高度挑高滴水7.5米廠房,大園交流道旁挑高倉庫廠房出租首選,近大園交流道,交通便捷,製造業找大園交流道旁挑高倉庫廠房出租或是機械加工業、物流倉儲業,工廠辦公室都很適合。廠房挑高利用空間大、大園一樓高度挑高滴水7.5米廠房,鄰近大園工業區、近大竹交流道、青埔特區、竹圍漁港、大園敏盛醫院。您是否再找大園廠房出租?何不考慮大園交流道旁挑高倉庫廠房,租金CP值高,使用坪數:約700坪,大園工業區目前最新的廠房出租首選。有些人在找大園廠房,何不考慮產業鏈密集大園交流道旁挑高倉庫廠房出租?近大園工業區,田溪路,近大園交流道、青埔特區、竹圍漁港、大園敏盛醫院,附近有便利商店、學區、並且鄰近交通要道與密集工業區,大園招工便利廠房出租首選。
最新消息 / 2025-02-20

新屋66倉庫出租,新屋區和平路附近倉庫出租
倉庫出租位於新屋區青田路附近,可依法申請工廠登記、公司登記、營業登記,一樓高度7米倉庫,新屋區倉庫出租首選,近台31線、66快速道路,交通便捷,製造業找新屋倉庫出租或是機械加工業、物流倉儲業,工廠辦公室都很適合。倉庫挑高利用空間大、新屋一樓高度7米倉庫,鄰近台31、66快速道路、幼獅工業區、新屋永安工業區、中壢COSTCO、桃園醫院新屋分院。您是否再找新屋倉庫出租?何不考慮新屋66倉庫,租金CP值高,使用坪數:約200坪,幼獅工業區目前最新的倉庫出租首選。有些人在找新屋倉庫,何不考慮產業鏈密集新屋66倉庫出租?近幼獅工業區,和平路口,近台31、66快速道路、新屋永安工業區、中壢COSTCO、桃園醫院新屋分院附近有便利商店、學區、並且鄰近交通要道與密集工業區,新屋招工便利倉庫出租首選。
最新消息 / 2025-02-20

桃園老宅值得投資嗎?都市更新帶來的翻倍利潤解析!
桃園市近年來人口快速增長,成為全台最年輕城市,帶動住宅需求提升。然而,約87.4萬戶住宅中有4萬戶超過50年屋齡,面臨老舊、公共安全隱憂,都市更新成為必要手段。市府推動公辦都更與舊城活化,結合重大建設如航空城計畫、捷運建設及鐵路地下化,提升城市發展潛力。今年桃園住都中心正式成立,負責整合都更項目與培訓專業推動師,吸引民間建商參與。指標性案例如民權路新民立體停車場、中壢新明市場規劃案等,展現市府帶頭推動的決心。都市更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帶動房價與交易量上漲,吸引人口與企業進駐,對不動產市場形成長期利多。透過透明化流程與全程陪伴機制,市府降低居民抗拒心理,強化民間信心,形成良性循環。桃園市都市更新的成功示範,將成為未來房市與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最新消息 / 2025-02-20

台灣六都房地合一稅收差異大!2025年1月數據揭示市場冷卻
2025年1月,房地合一稅收大幅下降,與2024年相比,稅收數據出現驚人跌幅。受到春節長假與房市量縮的雙重影響,2025年1月房地合一稅收僅達2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3%,較上月更減少了近80%。六大城市的房地合一稅收普遍下降,其中台中市、新北市、台北市等地的稅收減幅更是達到95%以上。這一現象反映出市場的冷卻與交易量縮減,並顯示出政府政策、節假日效應及房市未來走向的複雜影響。2024年房市在房地合一稅收的推動下,出現較大規模的交易和稅收增長,突破千億元大關,但進入2025年後,稅收增長勢頭已放緩,未來的稅收表現仍需關注。市場預期2025年房市交易量難以回升至過去的高點,對稅收影響持續發酵。
最新消息 /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