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稅大公開!父母資助買房,如何巧用免稅額與履約保證?
在台灣,父母幫助子女買房成為一種普遍的做法,但在這過程中如何節省贈與稅和房地合一稅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根據財政部的規定,每位父母每年可向子女贈與最多244萬元而免繳贈與稅,這為父母提供了一個節稅的機會。如果父母能在一年內多次贈與現金,便可有效提高資金額度,幫助子女更輕鬆購房。此外,若將來子女出售房產,仍可運用「改良費用」等方式來降低資本利得,減少需繳納的房地合一所得稅。而在交易過程中,履約保證可確保買賣過程的合法性,並作為日後房地合一稅申報的必要證據,避免因稅務爭議帶來的額外費用。父母若能合理規劃這些節稅策略,不僅能減少稅負,還能確保子女順利完成買房交易。
最新消息 / 2025-01-10

「為何 土城重劃區 被稱為下個黃金投資地?」
土城重劃區因其優越的交通條件和未來發展潛力,成為購房者和投資者熱衷的地區。該區域不僅緊鄰台北市,還擁有多條交通樞紐,並計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如捷運、道路與公園等,這些因素都大大提升了其居住與投資價值。土城重劃區的住宅案場,包括璞真仰睦、華固新綠洲和日月光,因其新穎的設計和良好的生活機能而受到市場關注。這些案場大多位於交通便利地段,周邊有完善的商業、教育及醫療設施,並且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潛力。隨著區域發展逐步深入,土城重劃區的房價仍有上漲空間。對於投資者來說,選擇土城重劃區不僅是一個穩健的投資選擇,也意味著能夠在未來享受區域升值所帶來的資本回報。
最新消息 / 2025-01-10

從桃竹苗到大南方:新矽谷計畫 的教訓與未來挑戰
「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是行政院推動的一項重大產業發展計畫,旨在提升南部半導體S廊帶的產業發展,涵蓋台南、高雄、嘉義及屏東等地,並結合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然而,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提出四大隱憂,呼籲政府在推進該計畫時應更加重視地方發展與社會公平。他擔心產業轉型過程中,可能會忽略環境保護、文化資產的保存,以及產業轉型後的社會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對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及經濟發展帶來長遠影響。蘇副市長建議,政府應採取全局觀的思維,確保產業發展與社會福祉的平衡,並在計畫中納入更多部會合作,解決環境與文化等隱憂。此外,應加強針對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輔導與轉型,避免社會貧富差距擴大,並對傳統產業給予適切的支持。
最新消息 / 2025-01-10

第三跑道推進 vs 拆遷壓力:航空城計畫如何取得雙贏?
桃園航空城安置計畫進入新階段,市府啟動土地分配及住宅配售點交作業,為拆遷戶提供「先建後遷」與「就近安置」保障。全案涵蓋5,102戶安置資格,其中3,302戶已完成土地選配,1,404戶安置住宅將於今年完成驗收及交屋。市府推出多項補助措施,包括每建坪3萬元重建協助金、提前搬遷獎勵金及優惠融資貸款平台,並簡化建築設計與審照流程,減輕居民負擔。為提升安置效率,採用線上選屋平台及統一設計模式,加速建設進程,並統一委託營造廠商,降低成本。同時,針對公共設施及管線調整進行優化,確保工程如期推展,促進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建設順利推進。市長張善政強調,市府將持續以居民需求為核心,完善各項配套措施,確保拆遷戶順利安置,並提升生活品質。航空城計畫的成功不僅影響居民,更是桃園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
最新消息 / 2025-01-10

「從地方到中央:桃園市的政策為何屢次成為典範?」
桃園市政府近年推動多項創新政策,包括「靜桃專案」、「擴大肺癌篩檢計畫」及針對SRF進駐科學園區的嚴格把關,成效顯著並引起中央跟進。其中,靜桃專案有效降低市民噪音陳情案件28.1%,獲得廣泛好評;肺癌篩檢計畫則突破中央限制,放寬受檢年齡及範圍,造福更多市民健康;在SRF議題上,市府堅持程序正義及居民健康,促成中央即將發布相關管理白皮書,為全國提供參考標準。這些政策展現了市府在改善民生、促進健康及推動環保上的積極作為,不僅彰顯地方治理的創新思維,更成為全台政策規劃的重要參考範例。市長張善政表示,未來將繼續秉持務實、創新的精神,推出更多讓市民有感的政策,並帶動桃園發展成為全國示範城市。
最新消息 / 2025-01-10

財政部檢討新青安:延長還是結束?影響年輕人購房的關鍵時刻!
隨著「新版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專案將於2024年7月底到期,外界關注是否會繼續延長。財政部表示,將於專案到期前3個月(約2024年3、4月)進行檢討,根據當時的情況決定是否延續。該政策自實施以來,旨在幫助年輕人減輕購房負擔,特別是在疫情和升息的背景下。然而,隨著市場對高房價風險增加,以及對房貸政策濫用的擔憂,政府對貸款申請進行了更加嚴格的審查,導致貸款數量逐漸減少。儘管如此,由於政策仍對年輕人有一定幫助,是否停辦還需等到2024年中期再做決定。目前仍無定論,且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行政策的深度檢討。
最新消息 / 2025-01-10

投資桃園不動產:為何壽險業選擇作為2024年的投資重心?
2024年,壽險業在不動產市場的投資動作顯著,尤其是以桃園為主要布局重點,總投入金額高達261億元,占全年投資額的84%。這一波投資潮受惠於桃園相對較低的工業、商業不動產價格及較容易達標的投報門檻,吸引壽險業者大舉進駐。主要投資案包括台灣人壽以137.5億元購入航空城5.7萬坪土地,以及國泰人壽和台新人壽也相繼投資觀音、桃科等地的土地。桃園地區的土地、廠房及商業不動產仍具穩定的增值潛力,尤其是隨著自動化倉儲與第三方物流需求的成長,壽險業者視其為理想的多元化投資標的。桃園不動產市場逐漸成為壽險業的資金熱點,未來幾年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壽險業的投資組合回報與風險分散效益。
最新消息 / 2025-01-10

半導體科技業瘋狂掃樓,742億重塑台灣廠辦市場格局!
隨著AI應用浪潮的崛起,半導體業在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24年,台積電、美光等大企業積極擴廠,總共花費742億元收購廠房,推動半導體產業快速擴展,成為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最大買家。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台南和新竹等南部地區,形成強大的科技聚落,帶動當地產業的蓬勃發展。隨著台積電等大廠在南部設廠,未來南部地區將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基地,並對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市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現有廠房,購置廠房的比例大幅上升,而自地自建的需求有所減少。新南部科技聚落的崛起,將使南部地區成為台灣最具潛力的投資地區之一。
最新消息 / 2025-01-10

AI浪潮下的電力需求激增:興達電廠如何解決南部電力短缺?
台電正在推動興達電廠燃氣複循環機組新建工程,以應對台灣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隨著AI浪潮的興起,南部地區對穩定電力供應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台積電等大企業在南部設廠,進一步推升了電力消耗。興達電廠新1號機將於2月投入運行,後續2部機組預計於明年底前上線,三部機組合計將每年貢獻超過217億度電力。這些新機組將直接供電給南科,提升科學園區的供電裕度,並減少電網集中帶來的風險。台電亦規劃加強電網韌性,並計畫設置33條直供園區的輸電線路,覆蓋多個重要產業園區,進一步確保穩定供電。這一系列措施不僅能支持AI與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還能提高台灣電力系統的穩定性與彈性,確保未來的電力需求不會成為發展的瓶頸。
最新消息 / 2025-01-10

新北市勞工宿舍新規:大企業受益,中小企業是否也能分享這份紅利?
新北市近日提出修訂草案,計畫在乙種工業區內興建勞工宿舍,旨在改善員工的居住條件,減少通勤壓力及交通壅塞,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形象。根據草案,企業可在擁有一定員工數和建地規模的情況下,申請興建只租不售的勞工宿舍,並限定出租對象為該企業的員工及眷屬。此舉主要針對大企業,但市議會認為政策應擴大適用範圍,惠及更多中小企業,避免資源過度集中於大型企業。議員指出,這樣的政策可促使企業改善員工的居住環境,同時減少交通壅塞,對社會整體產生正面影響。然而,也有擔憂此政策可能會使得土地資源過度集中,呼籲市府應加強規範和公平分配。這項提議對當地交通、企業運營以及社會責任具有潛在的深遠影響,仍需進一步討論和完善。
最新消息 / 2025-01-10

台灣北部新興商機:林口交通升級發展&交通壓力?
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於新北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正加速進行,目標是於2026年完成。然而,市政府已期望提前於115年底完成工程,以解決國道一號林口交流道的交通壅塞問題。隨著林口地區人口增長與商業發展,交通需求大幅上升,特別是國道一號的龜山至林口段,車流量超過負荷。為紓解這一情況,政府計劃增設北入匝道,並改善現有路網結構。同時,市府也積極發展大眾交通系統,鼓勵市民利用捷運與公車等公共運輸工具,減少通勤壓力。自推動以來,機捷A9站的運量成長超過70%。此外,試辦調整的快速公車計劃,也使通勤時間得以縮短。整體而言,這一系列改善措施將提升林口區交通的流暢性,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並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最新消息 / 2025-01-10

台積電先進製程漲價!AI晶片需求帶動,手機晶片報價穩中有漲
台積電近期宣布,將對其先進製程代工價格進行調整,AI晶片相關產品的漲幅預計達810%,而手機晶片的漲幅則較為溫和,約為13%。此調整是由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生產成本上升、產能利用率達到滿載,以及台積電面臨全球需求增長的壓力。此外,由於市場中對先進製程的需求強勁,台積電在3奈米及以下製程的需求將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並計劃在2025年逐步提高價格。儘管如此,對於6/7奈米及成熟製程(如28奈米及以上)的需求較為穩定,台積電表示這些製程的報價將不會上漲。半導體市場呈現明顯的兩極化現象,先進製程受到AI晶片、HPC及智能手機等領域需求的推動,產能利用率持續高漲,推動了相關產品的價格上漲。相對而言,成熟製程的需求則較為疲軟,產能利用率未能完全提升,這也導致這些製程的價格受到壓制。台積電的價格策略反映出市場需求的變化,並且將成為未來半導體產業競爭與發展的重要指標。這一動向也顯示出,AI技術的興起將對半導體產業帶來長期的推動力。
最新消息 /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