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海、立訊集團&台灣廠商的全球戰爭:誰能掌握未來的市場?
立訊集團近年來積極擴張,通過收購台灣蘋果代工廠和其在中國大陸的iPhone組裝業務,迅速提升在蘋果供應鏈中的地位。然而,這一擴張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美中衝突及地緣政治影響下,立訊的全球布局受到一定限制。儘管在中國大陸市場取得了顯著進展,但立訊仍需加強在印度及其他市場的存在,以對抗台灣廠商如鴻海和和碩等的競爭。台灣廠商則憑藉強大的全球布局優勢,在印度及東南亞市場繼續擴展,牢牢掌握著蘋果產品的組裝訂單。台灣企業的靈活性與創新能力,使其在全球代工市場中佔據重要位置,特別是在面對立訊集團的挑戰時,仍保有競爭優勢。總體而言,儘管立訊集團的擴張步伐迅速,台灣廠商在全球市場的長期佈局仍具有顯著優勢,未來的競爭將依賴於企業如何進一步優化全球生產鏈及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最新消息 / 2025-01-08

自然碳匯 vs 人造碳匯:哪一種更具未來潛力?
台灣自2025年起將開始徵收碳費,並預計推動碳權交易,這對於企業和投資者而言是一個重要機會。碳權的來源之一是自然碳匯,它包括藍碳(海洋碳匯)、綠碳(森林碳匯)和黃碳(土壤碳匯)。這些自然系統能夠吸收和儲存二氧化碳,並在全球減碳目標中扮演重要角色。藍碳主要來自海洋和紅樹林等生態系統,綠碳則依賴樹木的光合作用,而黃碳則是土壤中儲存的碳。除此之外,碳匯也可以透過人工技術進行儲存,這被稱為人造碳匯。將碳匯轉化為碳權的過程涉及確定減排方法、監測和報告、以及驗證流程等。企業可以通過這些步驟獲得碳權並參與交易。隨著碳交易市場的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長期回報潛力,也促使企業進一步提升其社會責任形象。自然碳匯和碳權交易的發展,將對台灣的環境永續、減碳目標和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最新消息 / 2025-01-08

減碳新機會:2025年的碳盤查規定如何賺取獎勳,錯過哪些懲罰無法忽視?
隨著環境部擴大碳盤查政策,從2025年起,台灣將納入約500家企業及2萬家零售門市進行碳排放登錄,並要求企業每年報告其排放數據。新增對象包括大型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連鎖便利商店、大專院校、醫學中心等,排放量達一定標準的企業需依照碳排放結果繳交碳費。雖然2025年與2026年,這些企業不需繳交碳費,但需準備相關數據,並積極配合政府的減碳規範。政府希望透過擴大碳盤查範圍來提高減碳意識,並在2030年達到比2005年減碳28%的目標。企業需提高碳管理效率,提前制定減碳措施,迎接未來的環保挑戰。
最新消息 / 2025-01-08

"碳中和目標達成 vs 市場需求提升:國泰金控如何適應未來趨勢?"
國泰金控近期宣布其四個總部和23個據點已成功獲得國際碳中和標準查證,標誌著其在低碳轉型的重大進展。作為淨零減碳的先行者,國泰金控承諾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並於2024年啟動「碳管理元年」計畫,全面推動綠色營運、導入綠電和碳權抵換。國泰金控的減碳策略採取「先減碳、導綠電、後碳權抵換」模式,先行減少營運用電,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並通過導入綠電有效降低碳排放。集團內的碳定價機制也已啟動,將進一步促進資源高效利用並提高減碳意識。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實現國泰金控的環保目標,也為其長期財務增長和市場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展示了綠色轉型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潛力。
最新消息 / 2025-01-07

低碳轉型停滯,中國鋼鐵業「產能置換」政策的瓶頸?
中國鋼鐵業的產能置換政策於2023年8月23日被暫停,這一舉措引發了對低碳轉型的廣泛關注。產能置換政策自2014年以來一直旨在通過淘汰落後產能來換取新建或擴建的鋼鐵產能,從而控制過剩產能並提高環保標準。然而,儘管政策初衷是推動低碳轉型,但部分企業利用政策漏洞擴大產能,未能有效減少碳排放,並加劇了環境污染問題。尤其在河北等鋼鐵重省,產能持續增長,造成市場競爭壓力加大。鋼鐵業的低碳轉型已成為關鍵挑戰,政策暫停雖短期有助於遏制產能擴張,但也使得低碳冶金技術的普及受阻。政府在推動產業綠色發展的同時,需要加快修訂政策,引導企業加速技術革新,實現碳減排目標。面對嚴峻的環保壓力,鋼鐵業的轉型迫在眉睫,只有透過更多政策支持,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最新消息 / 2025-01-07

台糖如何將 新營糖廠 變身為台南未來的商業中心?
新營糖廠,位於台南市新營區,是當地歷史悠久的產業重鎮,曾是重要的製糖基地。隨著台糖公司於1991年停止製糖業務,糖廠的土地成為未開發的工業區,亟需重新規劃。新營糖廠的再開發計畫將由市府都發局與台糖合作,利用其29.03公頃的工業用地進行都市更新,並透過招商引資來帶動地方發展。這一計劃不僅著眼於經濟增長,還包括活化廠區內的歷史建築,對於提升當地的文化價值和吸引力也具有重要意義。地方政府預計於2025年1月8日召開座談會,徵集地方居民的意見,以確保開發計劃能夠符合當地需求。新營糖廠的重建不僅關乎土地利用效率,也將改變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帶來商業、文化及交通等方面的改善,對台南市的整體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最新消息 / 2025-01-07

傳統水源 vs 科技解決方案:桃園再生水的未來
桃園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尤其在乾旱季節,水庫水位下降讓供水情況變得越加緊張。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桃園開始積極推動再生水的利用,旨在減輕對傳統水源的依賴。再生水是指將污水經過處理後,回收利用的一種水源,能用於工業、農業以及某些家庭需求。儘管再生水有其潛力,但其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如基礎設施建設、民眾的接受度以及如何確保水質安全等問題。這些因素讓再生水是否能完全取代傳統水源,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再生水處理技術的提升,未來再生水有可能成為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關鍵方案。桃園的再生水計畫若成功,不僅能有效應對目前的水資源問題,也能為其他地區提供寶貴的經驗與借鏡。
最新消息 / 2025-01-07

小檜溪重劃區 VS 桃園其他重劃區:哪個區域更具未來潛力?
小檜溪重劃區位於桃園市中心,吸引了大量在地居民與投資者的關注。該區擁有完善的交通設施,距離桃園火車站與中正路商圈近,並計劃未來增設捷運綠線G9站,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選擇。此外,小檜溪重劃區的區內規劃包括五座主題公園及綠意盎然的河濱公園,生活機能成熟,居住環境優越,深受在地居民青睞。目前,小檜溪重劃區的房價相對親民,且建設多在2021年後完成,未來房價有望穩定增長。該區面積較小,不會出現供應過剩的情況,因此不會有過大的賣壓,成為穩定的投資選擇。隨著未來基礎建設的持續完善和交通便利性的提升,該區的房市潛力巨大,無論是換屋族還是年輕首購族,都對該區充滿信心。
最新消息 / 2025-01-07

繼承房產後,哪些稅務問題是賣房前必須了解的?
繼承房產後,許多人擔心短期內賣掉會面臨高額的土地增值稅。根據內行人的解釋,繼承後短期內出售房產的土地增值稅負擔相對較低,因為土地增值稅是依照繼承日期計算的,並且只會對土地增值部分徵稅。對於剛繼承的房產,除非土地的增值幅度很大,否則通常不會有太高的稅務負擔。若有多個繼承人,房屋可先協商是否提前完成登記,再依照相關稅務優惠進行處理。然而,房仲在處理這類問題時,主要專注於買賣,並不會提供詳細的稅務建議,因此建議繼承人尋求專業的代書或稅務機關,來確定具體的稅金計算。總結來說,繼承房產後,了解土地增值稅的計算方式及繳納時機,可以幫助減少稅務負擔,並作出最佳的賣房決策。
最新消息 / 2025-01-07

台灣最大徵收案背後,桃園航空城計劃的挑戰&機遇在哪裡?
桃園航空城計畫是台灣最大的徵收案,涉及1413公頃土地及4421棟建物的搬遷,預計將極大改變桃園機場周邊的區域格局。此計畫將用於機場第三跑道、衛星廊廳、新自由港區等重要設施建設,提升機場運營效率並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為了順利進行搬遷,政府採用「先建後遷」的方式,並規劃了1067戶的安置住宅,預計2023年底前完工,並於2024年4月進行交屋。安置街廓也將包括道路、橋梁、公園等公共設施的建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此外,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建將於2024年完成,為未來航空城的發展奠定基礎。此項徵收案不僅關乎當地居民安置,也涉及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發展,將在未來數年內對桃園的經濟與生活品質產生深遠影響。
最新消息 / 2025-01-07

2026年,矽光子技術如何幫助AI & 高效能運算?
隨著人工智慧(AI)和高效能運算(HPC)需求的快速增長,矽光子技術與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正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關鍵。法人預期,2026年矽光子及CPO市場將迎來爆發性增長,台積電、日月光、穎崴與致茂等領先企業將從中受益。這些企業不僅在矽光子與CPO技術方面具有先進的技術實力,還積極參與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推動業界技術創新與標準化進程。隨著AI、光纖通信等市場的擴展,對矽光子技術的需求將大幅增長,帶動相關企業營收的穩步提升。此外,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的成立將促進企業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速技術的商業化與市場滲透。隨著2026年的商機臨近,矽光子技術的發展將在全球範圍內引領科技創新,並為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成長潛力。
最新消息 / 2025-01-07

索尼 & 電裝助力 熊本廠:台積電關鍵的策略?
台積電熊本一廠正式量產,專為索尼與電裝供應12至28奈米成熟製程晶片,標誌著台積電進一步鞏固全球半導體領導地位。該廠月產能目標10萬片,產品涵蓋影像感測器與車用半導體,滿足日本電子與汽車產業需求。憑藉地理優勢、技術實力及日本政府4760億日圓補助,熊本廠成為區域產業鏈核心節點。未來,台積電計劃推動熊本二廠進入6奈米製程,並有意建設專攻3奈米的三廠,進一步搶佔先進製程市場。通過與索尼和電裝的合作,台積電確保穩定產能利用率,並深化全球市場影響力。同時,此舉助力日本半導體產業轉型,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儘管三廠計劃尚未明朗,台積電熊本項目已展示其戰略價值,為區域與全球半導體市場注入新動能,並為供應鏈穩定提供重要支撐。
最新消息 / 2025-01-07